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共享单车使得“共享精神”广为人知,除去它本身的天价融资赚足了眼球外,将概念辐射周边产业链的能力也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在某些地方,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就因各种原因而处处受限,这就然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共享电动滑板车!

虽然这项产品能够解决部分用户的出行问题,但结合此前共享交通工具出现的种种状况,基于以下四点理由,小编认为它很难超越眼下共享单车的规模!

共享生意要做大 用户基数是关键

有人认为在如今的投资融资环境下,积累用户才能赚钱的逻辑已成了过去式!

然而,互联网市场的运营恰恰仍在维持着这个思维--用户永远是资本积累的捷径!不论是滴滴、快的,还是摩拜、OFO,它们的成功的核心就是以大众出行为切入点,引入庞大的用户群体!

相比之下,滑板车原本就是一种小众的娱乐工具,不但未曾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有的用户就连实际使用的经验都没有!

用户稀少的市场从先天上就会给共享电动滑板车的厂商带来经营压力!投入成本能否依靠小众用户的消费得到解决,几乎是所有厂商需要三思的问题!

产品投入大 短时间内难复制

对比现下流行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滑板车的硬件成本就要高上一截!

从目前电商平台得出的数据来看,普通款式的单价大致在一千四百元左右,而品牌产品更将近两千元!除此之外,厂商还需要支付固定停车位的租金、设置充电桩成本、电力铺设费用、加配GPS定位、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这些项目累计起来又是一笔金额不小的开支!

由于其先置成本偏高,前期又少有盈利,资金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这就意味着否定了“快速复制来占据多地市场”的策略!

而共享项目的关键就在于以高速复制的优势打开市场,失去这个核心要素,无疑为自己的经营凭添了一道障碍!

竞争优势不明显 爆发力量薄弱

共享单车依托于环保出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共享汽车拥有解决社会汽车资源调配的作用,而共享电动滑板车则更像是上述两者的一种微末补充!

使用共享电动车必须长时间保持直立姿势,短时间内或许部分用户能够坚持,但距离一旦过长,就必然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

不论是雨雪沙尘天气,还是烈日寒风,没有任何防护装置的共享电动滑板车都无从应对,对比共享汽车而言,它受天气影响的程度显然要高得多!

同时,由于历史因素,滑板车的使用人群大多集中在小朋友和嘻哈族两类,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大多在玩具和“不良少年”使用的工具两方面,受众范围再次缩减!

综合多项因素的影响,即使有先行者领头,后续投资者们还是会选择暂且望观的态度,如此一来,经营者必定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缺乏爆发力的共享产品终究无法在市场上长存!

产品隐患大 安全难保障

其一是由于电动的特性,共享电动滑板车的重量要高于一般滑板车,倘若在骑行途中电量耗尽,而附近又没有特定的充电桩,单靠人力滑行甚至不如步行;而定点收费的模式,更是让你不得不将它带往固定的停车点!

其二是蓄电池这个硬件的存在,运营者还需考虑维护和保养等相关问题,夏季温度太高,长时间曝晒下,用户贸然使用是否会发生爆炸?冬季气温寒冷,电池续航能力必然降低,行驶里程又会发生何种变化?

其三则是滑板车的使用需要一定技巧,面对当今人流、车流繁重的城市,不熟练的用户因为尝鲜使用的话,倘使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又或是影响到公共交通安全,其责任要如何划分?其赔付条约又要如何界定?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由于多种条件共同制约,共享电动滑板车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一样的成就!

不过,作为一个新奇的小众市场,在国内某些特定地域因地制宜,或是抢先进入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管制的地区,它还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只是纵使如此,盈利规模也仍在小范围内,难以成为投机者心中期盼的共享概念中的“热门生意”罢了!

作者:小谦,互联网观察员,微博@小莫谦,微信联系net1996

话题:



0

推荐

小谦

小谦

841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小谦,小谦笔记(http://www.xiaoqianbiji.com)创始人,文章常见于网易科技、环球科技、21cn科技、易观国际、雷锋网、i黑马、人民网、IT商业新闻网、IT时代周刊、网易科技、搜狐IT、艾瑞网、速途网、创见、钛媒体快鲤鱼、大公网、CSDN等互联网媒体,qq837496856,微博请@小莫谦。

文章